|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紐約新聞: 紐約時報:中國反駁興奮劑指控的數據引發質疑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外媒: 中國反駁興奮劑指控的數據引發質疑】


美國紐約時報》12月24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有關反興奮劑的試驗結果數據在專家眼中並不准確,難以確認當年被檢測出曲美他嗪陽性的中國游泳運動員是否因為服用禁藥,還是食物受到污染。 https://t.co/WsFr1Xe42G —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December 25, 2024 美國紐約時報》12月24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有關反興奮劑的試驗結果數據在專家眼中並不准確,難以確認當年被檢測出曲美他嗪陽性的中國游泳運動員是否因為服用禁藥,還是食物受到污染。

2021年,多達23名中國奧運游泳運動員被檢測興奮劑呈陽性。當時,中國和世界反興奮劑官員皆依據了中國的試驗結果,認定是食物受到污染所致,從而決定不對運動員做出處罰。


上述試驗結果從未被公開,但據《紐約時報》取得的研究副本,並將其分享給5位藥學和毒理學專家研判,結果顯示相關數據並沒有那麼准確。多倫多大學臨床藥理學和毒理學系主任尤林克(David Juurlink)說,中方試驗的結論並不誠實,如果提交給科學期刊,是會被嘲笑的。


4年前,23名中國游泳運動員(一些後來在東京奧運贏得獎牌)被檢測出微量曲美他嗪陽性。幾周後,中國國家反興奮劑組織和有關部門開展調查,給予144名年齡介於18至23歲的志願者不同劑量的曲美他嗪,再對他們的尿液進行篩查,以檢測曲美他嗪從人體內排出的速度。

但報道指出,中國這項試驗無法解釋曲美他嗪是如何進入到運動員的食物中。世界反興奮劑組織本應監督其研究成果,卻以信息不足無法質疑中國的試驗作為了結。


負責 2012 年倫敦奧運會檢測實驗室的倫敦國王學院名譽教授考恩( David Cowan)表示,中方提供的數據無法判別究竟是食物受到污染,還是興奮劑使然。

報道指出,首先,中國研究認為,樣本劑量濃度低無法提高比賽成績,但這忽略了服用禁藥提高訓練水平的可能性。再者,盡管一些人的檢測結果在陰性和陽性之間交替,這也不足以表明就是食物受到污染。專家認為,當藥物通過人體時,可能在某一天被吸收,而在第二天被忽略,這取決於人體的水分含量以及如何消化藥物。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9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